節錄於98/09/11聯合報 A12 「記者王昭月、顏福江、藍凱誠/高雄縣報導」
內閣改組,水患的政治風暴雖告一段落,但部份災區依舊斷水斷電形同孤島,靠災民展現傲人的生命力積極重建。六龜災後重建自救會(正式名稱是高雄縣六龜鄉重建關懷協會)幹部李懷錦表示,該是大家走出來的時候。
「危機,說不定就是轉機!」南下六龜定居的窯藝家李懷錦,災後積極結合六龜在地志工,組成重建自救會(重建關懷協會),整合慈善團體資源、學者力量,替六龜鄉搜尋新的生機。
「重建不一定要回復原有面貌,而是幫六龜找到一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生存之道。」李懷錦的理念,正逐步成為災民共識。他說,八八水患是大自然反撲,無法用人力克服,「我們只能承擔」,重要的是「大家怎麼走出來!」
李懷錦十五年前為尋求創作靈感南下六龜,從此愛上這片山林。但十多年來,賀伯、敏督利、海棠颱風接連來襲,一個比一個劇烈;他的柴窯毀了兩次,工作坊移到寶來另起爐灶,仍碰上莫拉克,現在他只能望著斷路遙望工作坊。
災後一個月的六龜,部份地區仍斷水斷電,寶來地區的荖濃溪河床,堆積的砂石快跟橋面一樣高,新發斷橋、新開部落的便道雨後救斷。李懷錦和六龜鄉在地住民不氣餒,大家同舟共濟,一起架設竹橋、繩梯,跋山涉水開闢返鄉之路。
路斷了,小發財車與機車就是接駁車,隨手一招,大家都可以搭。災民黃義雲更義務提供自家給官兵夜宿,做為前進指揮所,更利救災。他說,天助自助者。
住新開的六龜鄉代表會主席潘星貝也是受災戶,但沒時間悲傷,與妻子粘瓊云全家總動員,協助村人復建家園。他說,一場天災讓所有受災、救災的人,心都連在一起。
緊鄰甲仙鄉小林村的五里埔地區,居民不想停留在哀傷中,紛紛雇請耕耘機司機林照卿到農地來翻土,逐步回復昔日田園風貌。劉姓農友說,「日子總是要過,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卡實在啦!」
騎著從鄉公所觀光課借來的野狼125,李老師到災區四處紀錄拍照。
不過,這一天李老師因為道路情況實在太過於惡劣,摔車兩次,
小腿還被排氣管燙了一大塊,讓我們都感到十分心疼。
所以,我們發誓一定要想辦法募到一台車子啊~~不過目前還在努力中,嗚嗚。
以上是阿賢哥側拍李老師的拍照情況。
以下是李老師所拍攝的災區照片。